駐馬店高級中學召開2023-2024學年上學期全體教職工會議

9月4日,駐馬店高中在高禮大講堂召開2023—2024學年度第一次全體教師大會,回顧總結過去一年的工作,安排部署新學年、新學期工作。學校黨委書記、校長呂軍主持會議。

副校長卓黎明安排部署新學期教學工作

副校長楊峰安排部署新學期德育工作

紀委書記薛冰安排部署清廉學校創(chuàng)建工作,并對教師節(jié)、中秋節(jié)進行廉潔提醒

呂軍作新學年工作報告,肯定了2022—2023學年學校工作取得的成績,提出新學年學校工作重點和工作目標,再次強調(diào)做“有度”的教育,并對教學改革、校本教研、師生關系、青年教師培養(yǎng)等工作提出要求。



會議宣讀了各級部主任、副主任的聘任決定,呂軍為獲聘人員現(xiàn)場頒發(fā)了聘任證書
下面附上呂軍的講話全文,敬請閱讀
教育溫而有度 人生氣象萬千
在2023—2024學年第一次全體教師會上的講話
呂 軍
(2023年9月4日)
教育溫而有度 人生氣象萬千
在2023—2024學年第一次全體教師會上的講話
呂 軍
(2023年9月4日)
老師們、同志們:
大家下午好!
流年似水尋常事,一寸光陰不可輕。如果說新春是大自然輪回的開始,那么新秋就是我們教育人輪回的起點。新的學期、新的學年,新的學生、新的教師,一切都是新的,等待著我們?nèi)ヌ剿?,開墾,去創(chuàng)造……
過去的一個學年,我們在二十大精神和重塑名校風范愿景的指引下,腳步急促而穩(wěn)健,收獲豐富而厚重:培優(yōu)部成立、思維導學理念深入人心、基于深度學習的課堂教學改革成效初顯、多名學生在全國物理和數(shù)學競賽中獲得省級一等獎。特別是2023年更是捷報頻傳:4名同學被清華大學、北京大學錄取,3名同學成為??哲婏w行學員,66.1%的應屆生跨過了一本線,985、211院校錄取的學生數(shù)都達到了近幾年的新高;上半年科技創(chuàng)新類大賽34個團隊68人次獲得國家級和省級獎項;4月份被授予全國“五四紅旗團委”;5月份被授予河南省文明校園標兵;6月份被確定為首批全國健康學校建設單位,校男子足球隊榮獲駐馬店“市長杯”足球比賽高中組冠軍;7月份首次參加第十四屆全國青少年模擬飛行錦標賽斬獲11個全國一等獎……
時間無情輪回,生命的抗爭唯有奮斗。新的學年,我們將牢牢把握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繼續(xù)堅持“教學為中心、質(zhì)量為核心、畢業(yè)年級為重心”的管理理念,毫不動搖深入推進課堂教學改革,通過涵育學校文化精細校本教研,通過重構師生關系落實教學目標,通過青年教師培養(yǎng)保障持續(xù)發(fā)展,努力開創(chuàng)教學評一致、家校生一體、老中青同心的教育教學工作新局面,全力保證2024年高考清北名校人數(shù)和一本進線人數(shù)的根本性突破。
圍繞這一工作思路,我有幾點想法,與大家共勉:
第一點,靜待花開終有時——教育是一場溫柔的堅持
在幾天前的開學典禮上,我曾經(jīng)給大家說,“不是錘子的敲打,而是溪水的溫柔,讓鵝卵石如此光滑。真正的教育,既傳遞知識和智慧,又蕩漾溫度和熱量,校園的價值就在于用情操陶冶情操,用人格塑造人格,用心靈喚醒心靈”。溫而有度的教育,就像牽著蝸牛在散步,也類似于水的流動,水滴石穿,細水長流。這不僅需要我們的智慧呵護,更需要我們的耐心等待;因為我們的手里不是一堆石頭,而是一粒粒種子,他們的花期不同,他們的未來各有特色,不允許我們用簡單、粗暴、一刀切的機械化的生產(chǎn)方式,更不允許有任何的賭博心態(tài)。
教育是慢的藝術,需要平靜與平和,需要細致與細膩,更需要耐心與耐性。任何過高預期、急功近利、揠苗助長、恨鐵不成鋼的心態(tài),都是違背教育規(guī)律的。教師的身心狀態(tài)是一個學校的核心引擎,決定了育人生態(tài)的溫度和向度,只有溫柔的心態(tài)才有足夠心力和能量去思考教育的價值,去喚回愛的力量,去追求育人的完整性和生命成長的豐富性。所以,我們要以心為圃、以血為泉,堅持不懈地培植、澆灌和等待。我們既要做一個鼓掌和助威的觀眾,又要做一個熱情和智慧的導師,盡量做到少一些清規(guī)戒律和教條式說教,也能讓孩子們懂得公序良俗和文明之美,幫助他們找到美好正確的人生方向;讓他們能夠既能品嘗到成功的甜美,也能在生活中的風浪中愈挫愈勇、勇敢前行。
第二點,越是艱險越向前——改革是一項艱難的事業(yè)
當前,我們的課堂教學改革已經(jīng)進入關鍵期、攻堅期,如何克服疲敝情緒和倦怠心理,突破改革發(fā)展的瓶頸,實現(xiàn)課堂教學效率的質(zhì)的飛躍,將是我們面臨的“難啃的硬骨頭”。這個時候,我們一定要堅決警惕思想反彈,并摒棄幾種錯誤的觀念:一是認為課改是折騰、純屬作秀、華而不實的形式主義,二是認為深度學習、思維導學其實是“換湯不換藥”、對教學沒有實質(zhì)性作用的虛無主義,三是認為課改是拿老同志開刀、讓部分老教師提前離開教學崗位的狹隘的個人主義。
同志們,改革的道路從來都不是一帆風順的,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我們的課堂教學改革當然也是如此。但我們必須清楚,教育是一項艱辛的、與時俱進的事業(yè),而變革教育又比教育本身更難,它要面對保守的思想、定勢的思維和既得的利益,在這些巨大的阻力面前,只有滿腔銳氣才能讓我們蔑視一切困難,無懼明槍暗箭,高舉改革的大旗,沖向光明和理想的教育高地。因此,我們必須以時不我待、舍我其誰的勇氣和擔當去全面深入推進課堂教學改革,踐行我們重塑名校風范的錚錚誓言。
因為課程是變化的,孩子的世界每天也在變化,創(chuàng)新實踐原本就應該是我們工作的常態(tài)。特別是新高考改革帶來的命題方式和考察方式的變革,綜合化、生活化、能力化成大勢所趨,我們必須與時俱進,讓課堂系統(tǒng)化、情景化、邏輯化,讓學習成為一種動態(tài)的社會實踐活動,成為學生在相互交流和協(xié)商中掌握知識、提升能力的過程。正如哲學家約翰·洛克在《人類理解論》中所說:學習的終極目的不是掌握某一學科或所有的學科知識,而是使其有能力在未來的道路上得到所需要的任何知識。
第三點,它山之石可攻玉——教研是一次合作的機遇
課堂改革,教研先行。近年來,我們的校本教研活動得到常態(tài)化開展,也取得了顯著的成效,大家的教研意識得到了強化。但仍有個別同志長期奉行自我封閉的思想觀念,在心理上排斥教研活動,認為是浪費時間;有的同志雖然參加教研活動,但是從不分享自己的觀點,也不參與活動討論;也有個別備課組流于形式,把教研活動弄成了聊家常、說閑話,拍拍照片、應付檢查的無趣的聚會。
我希望同志們能夠正確認識并對待教研活動,拋卻對教學質(zhì)量的意義不說,教研活動其實就是合作共贏的機遇和過程。教育工作是一門深奧的科學、一個復雜的系統(tǒng),任何一個教師都需要通過學習不斷更新、修正自己的教育思維、教育手段、教育行動,而個人的成功和實踐創(chuàng)新必須在合作分享中才能得以實現(xiàn)。我們只有把合作分享放在個人素養(yǎng)最突出的位置,才能在與他人的合作交流中觀照自我、認識自我、反思自我,才能夠實現(xiàn)大家同心同情、同力同行。
同時,教育需要讓學生看到更廣闊的世界,我們只有永遠保持一顆對未知充滿好奇且勇于樂于求索的心,向內(nèi)觀照自我,向外探索世界,在一次次的行走中收獲更獨特的生命體驗、汲取更豐沛的內(nèi)在力量,才能幫助學生建構更富足的精神世界、培植更高遠的格局氣度。所以,關于教育教學,任何自私狹隘、保守封閉、自以為是、單打獨斗的行為,無論對于事業(yè)還是對于自身都是嚴重錯誤且不可原諒的!
第四點,天真爛漫是吾師——老師是一個曾經(jīng)的學生
江蘇省特級教師于永正說:“教了五十多年的書,一屆一屆的學生延續(xù)了我的童年,最終我把自己教成了孩子。”師生關系,一直是學校教育的重要底色,也是一把開啟良好育人生態(tài)的鑰匙。亦師亦友型的師生關系可以最大限度地調(diào)動學生積極向上的主觀能動性,增強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主體意識,提升師生雙方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畢竟,教育的目的不是讓學生乖乖地聽話,而是激發(fā)他們內(nèi)心的能量,讓他們對身處的世界總是充滿自信和勇氣。因此,我們要適當放棄所謂的師道尊嚴,蹲下來看學生,發(fā)現(xiàn)每一個學生的特點,用平等、欣賞的眼光看待他們的閃光點,讓他們每個人都有事干,保護他們特有的天性和優(yōu)勢;要對學生懷有更多成功的期許和愿望,多給他們富有挑戰(zhàn)性的學習任務和學習活動,相信他們的能力,讓他們有機會去實踐,有機會去創(chuàng)造,有機會去表現(xiàn);要記得換位思考,關注學生心理的細微變化,真正走進他們的精神世界,設身處地地理解他們的行為,寬容他們成長過程中所犯的一些錯誤。并以此為基礎重組家校關系,充分整合來自家庭、社會的資源,形成全新有效的教育智慧和教育合力。
第五點,人生若只如初見——熱愛是一種生活的能力
身為新時代的教師,特別是青年教師,應該守住自己的靈魂、葆有從教的初心、保持內(nèi)心的熱愛,把自己活成教師該有的氣象。我們要高舉教育信仰之炬,用“仰無愧于天、俯無愧于地”的浩然正氣培養(yǎng)有正氣的學生,用“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渾然大氣生成大氣的課堂;用既能看穿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的真相、又能以中和之心應對人事糾纏的溫良和氣創(chuàng)造愉悅的學習氛圍,用或寫一筆好字、或畫一幅丹青、或跳一支優(yōu)美的舞蹈的過人才氣讓課堂教學錦上添花,用不被人間煙火熏得面目全非的書卷氣在物欲的世界保持一份寧靜與淡泊,在集體的盲目中保持一份理智與清醒,用衣著整潔、大方得體、溫潤如玉、談吐不俗的高雅氣成就無聲的教育。
熱愛是篤定目標,是專心致志,是認清自我之后的有所為、有所不為,而不是沒有輕重、沒有選擇、不分主次地精神內(nèi)耗。請大家不要盲從課標,因為課標里的很多理念,只是愿景和方向,需要五年八年乃至十年才可能達成;請不要盲從專家,因為專家有時真?zhèn)坞y辨,盲從可能會迷失自我;請不要把自己當“蠟燭”“春蠶”,有病別拖著,醫(yī)好了才能更好地工作和生活。同時,要做好自我建設,屏蔽各種雜事雜音和消耗生命的人際關系,屏蔽分散注意力的視頻和朋友圈。因為世界很大,我們很渺小??傆幸恍〇|西,我們要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總有一些事物,我們要裝聾作啞熟視無睹;總有一些事情,我們要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我們要做的,就是瞄準一個點,深挖下去,挖出一眼清泉;就是選擇有價值、有興趣的事情全力以赴,不斷豐盈自己的精神宇宙,讓自己成為一個精神上氣象萬千、生生不息、綿綿不絕的人。
老師們、同志們,教育就是一場人生的修煉,也許盡力而為才有小小的歡喜。但幸福生發(fā)于我們的內(nèi)心,她不是外界給予,而是來自我們心靈中對生活的感味和評價。我們能夠通過這個平凡崗位,做孩子們健康成長的擺渡人,并通過影響孩子的成長發(fā)展去影響國家、民族和世界的發(fā)展進程,這是多么神圣、偉大而又幸運的職業(yè)人生??!
新的學年已經(jīng)開幕,新的征途已然啟程,讓我們毫無保留地熱愛、真誠純粹地喜歡,永遠相信、永遠赤誠、永遠勇敢、永遠幸福,向著既定的奮斗目標,去創(chuàng)造屬于我們自己的傳奇吧!
祝大家身體健康,工作順利,闔家歡樂,萬事如意!謝謝。
大家下午好!
流年似水尋常事,一寸光陰不可輕。如果說新春是大自然輪回的開始,那么新秋就是我們教育人輪回的起點。新的學期、新的學年,新的學生、新的教師,一切都是新的,等待著我們?nèi)ヌ剿?,開墾,去創(chuàng)造……
過去的一個學年,我們在二十大精神和重塑名校風范愿景的指引下,腳步急促而穩(wěn)健,收獲豐富而厚重:培優(yōu)部成立、思維導學理念深入人心、基于深度學習的課堂教學改革成效初顯、多名學生在全國物理和數(shù)學競賽中獲得省級一等獎。特別是2023年更是捷報頻傳:4名同學被清華大學、北京大學錄取,3名同學成為??哲婏w行學員,66.1%的應屆生跨過了一本線,985、211院校錄取的學生數(shù)都達到了近幾年的新高;上半年科技創(chuàng)新類大賽34個團隊68人次獲得國家級和省級獎項;4月份被授予全國“五四紅旗團委”;5月份被授予河南省文明校園標兵;6月份被確定為首批全國健康學校建設單位,校男子足球隊榮獲駐馬店“市長杯”足球比賽高中組冠軍;7月份首次參加第十四屆全國青少年模擬飛行錦標賽斬獲11個全國一等獎……
時間無情輪回,生命的抗爭唯有奮斗。新的學年,我們將牢牢把握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繼續(xù)堅持“教學為中心、質(zhì)量為核心、畢業(yè)年級為重心”的管理理念,毫不動搖深入推進課堂教學改革,通過涵育學校文化精細校本教研,通過重構師生關系落實教學目標,通過青年教師培養(yǎng)保障持續(xù)發(fā)展,努力開創(chuàng)教學評一致、家校生一體、老中青同心的教育教學工作新局面,全力保證2024年高考清北名校人數(shù)和一本進線人數(shù)的根本性突破。
圍繞這一工作思路,我有幾點想法,與大家共勉:
第一點,靜待花開終有時——教育是一場溫柔的堅持
在幾天前的開學典禮上,我曾經(jīng)給大家說,“不是錘子的敲打,而是溪水的溫柔,讓鵝卵石如此光滑。真正的教育,既傳遞知識和智慧,又蕩漾溫度和熱量,校園的價值就在于用情操陶冶情操,用人格塑造人格,用心靈喚醒心靈”。溫而有度的教育,就像牽著蝸牛在散步,也類似于水的流動,水滴石穿,細水長流。這不僅需要我們的智慧呵護,更需要我們的耐心等待;因為我們的手里不是一堆石頭,而是一粒粒種子,他們的花期不同,他們的未來各有特色,不允許我們用簡單、粗暴、一刀切的機械化的生產(chǎn)方式,更不允許有任何的賭博心態(tài)。
教育是慢的藝術,需要平靜與平和,需要細致與細膩,更需要耐心與耐性。任何過高預期、急功近利、揠苗助長、恨鐵不成鋼的心態(tài),都是違背教育規(guī)律的。教師的身心狀態(tài)是一個學校的核心引擎,決定了育人生態(tài)的溫度和向度,只有溫柔的心態(tài)才有足夠心力和能量去思考教育的價值,去喚回愛的力量,去追求育人的完整性和生命成長的豐富性。所以,我們要以心為圃、以血為泉,堅持不懈地培植、澆灌和等待。我們既要做一個鼓掌和助威的觀眾,又要做一個熱情和智慧的導師,盡量做到少一些清規(guī)戒律和教條式說教,也能讓孩子們懂得公序良俗和文明之美,幫助他們找到美好正確的人生方向;讓他們能夠既能品嘗到成功的甜美,也能在生活中的風浪中愈挫愈勇、勇敢前行。
第二點,越是艱險越向前——改革是一項艱難的事業(yè)
當前,我們的課堂教學改革已經(jīng)進入關鍵期、攻堅期,如何克服疲敝情緒和倦怠心理,突破改革發(fā)展的瓶頸,實現(xiàn)課堂教學效率的質(zhì)的飛躍,將是我們面臨的“難啃的硬骨頭”。這個時候,我們一定要堅決警惕思想反彈,并摒棄幾種錯誤的觀念:一是認為課改是折騰、純屬作秀、華而不實的形式主義,二是認為深度學習、思維導學其實是“換湯不換藥”、對教學沒有實質(zhì)性作用的虛無主義,三是認為課改是拿老同志開刀、讓部分老教師提前離開教學崗位的狹隘的個人主義。
同志們,改革的道路從來都不是一帆風順的,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我們的課堂教學改革當然也是如此。但我們必須清楚,教育是一項艱辛的、與時俱進的事業(yè),而變革教育又比教育本身更難,它要面對保守的思想、定勢的思維和既得的利益,在這些巨大的阻力面前,只有滿腔銳氣才能讓我們蔑視一切困難,無懼明槍暗箭,高舉改革的大旗,沖向光明和理想的教育高地。因此,我們必須以時不我待、舍我其誰的勇氣和擔當去全面深入推進課堂教學改革,踐行我們重塑名校風范的錚錚誓言。
因為課程是變化的,孩子的世界每天也在變化,創(chuàng)新實踐原本就應該是我們工作的常態(tài)。特別是新高考改革帶來的命題方式和考察方式的變革,綜合化、生活化、能力化成大勢所趨,我們必須與時俱進,讓課堂系統(tǒng)化、情景化、邏輯化,讓學習成為一種動態(tài)的社會實踐活動,成為學生在相互交流和協(xié)商中掌握知識、提升能力的過程。正如哲學家約翰·洛克在《人類理解論》中所說:學習的終極目的不是掌握某一學科或所有的學科知識,而是使其有能力在未來的道路上得到所需要的任何知識。
第三點,它山之石可攻玉——教研是一次合作的機遇
課堂改革,教研先行。近年來,我們的校本教研活動得到常態(tài)化開展,也取得了顯著的成效,大家的教研意識得到了強化。但仍有個別同志長期奉行自我封閉的思想觀念,在心理上排斥教研活動,認為是浪費時間;有的同志雖然參加教研活動,但是從不分享自己的觀點,也不參與活動討論;也有個別備課組流于形式,把教研活動弄成了聊家常、說閑話,拍拍照片、應付檢查的無趣的聚會。
我希望同志們能夠正確認識并對待教研活動,拋卻對教學質(zhì)量的意義不說,教研活動其實就是合作共贏的機遇和過程。教育工作是一門深奧的科學、一個復雜的系統(tǒng),任何一個教師都需要通過學習不斷更新、修正自己的教育思維、教育手段、教育行動,而個人的成功和實踐創(chuàng)新必須在合作分享中才能得以實現(xiàn)。我們只有把合作分享放在個人素養(yǎng)最突出的位置,才能在與他人的合作交流中觀照自我、認識自我、反思自我,才能夠實現(xiàn)大家同心同情、同力同行。
同時,教育需要讓學生看到更廣闊的世界,我們只有永遠保持一顆對未知充滿好奇且勇于樂于求索的心,向內(nèi)觀照自我,向外探索世界,在一次次的行走中收獲更獨特的生命體驗、汲取更豐沛的內(nèi)在力量,才能幫助學生建構更富足的精神世界、培植更高遠的格局氣度。所以,關于教育教學,任何自私狹隘、保守封閉、自以為是、單打獨斗的行為,無論對于事業(yè)還是對于自身都是嚴重錯誤且不可原諒的!
第四點,天真爛漫是吾師——老師是一個曾經(jīng)的學生
江蘇省特級教師于永正說:“教了五十多年的書,一屆一屆的學生延續(xù)了我的童年,最終我把自己教成了孩子。”師生關系,一直是學校教育的重要底色,也是一把開啟良好育人生態(tài)的鑰匙。亦師亦友型的師生關系可以最大限度地調(diào)動學生積極向上的主觀能動性,增強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主體意識,提升師生雙方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畢竟,教育的目的不是讓學生乖乖地聽話,而是激發(fā)他們內(nèi)心的能量,讓他們對身處的世界總是充滿自信和勇氣。因此,我們要適當放棄所謂的師道尊嚴,蹲下來看學生,發(fā)現(xiàn)每一個學生的特點,用平等、欣賞的眼光看待他們的閃光點,讓他們每個人都有事干,保護他們特有的天性和優(yōu)勢;要對學生懷有更多成功的期許和愿望,多給他們富有挑戰(zhàn)性的學習任務和學習活動,相信他們的能力,讓他們有機會去實踐,有機會去創(chuàng)造,有機會去表現(xiàn);要記得換位思考,關注學生心理的細微變化,真正走進他們的精神世界,設身處地地理解他們的行為,寬容他們成長過程中所犯的一些錯誤。并以此為基礎重組家校關系,充分整合來自家庭、社會的資源,形成全新有效的教育智慧和教育合力。
第五點,人生若只如初見——熱愛是一種生活的能力
身為新時代的教師,特別是青年教師,應該守住自己的靈魂、葆有從教的初心、保持內(nèi)心的熱愛,把自己活成教師該有的氣象。我們要高舉教育信仰之炬,用“仰無愧于天、俯無愧于地”的浩然正氣培養(yǎng)有正氣的學生,用“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渾然大氣生成大氣的課堂;用既能看穿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的真相、又能以中和之心應對人事糾纏的溫良和氣創(chuàng)造愉悅的學習氛圍,用或寫一筆好字、或畫一幅丹青、或跳一支優(yōu)美的舞蹈的過人才氣讓課堂教學錦上添花,用不被人間煙火熏得面目全非的書卷氣在物欲的世界保持一份寧靜與淡泊,在集體的盲目中保持一份理智與清醒,用衣著整潔、大方得體、溫潤如玉、談吐不俗的高雅氣成就無聲的教育。
熱愛是篤定目標,是專心致志,是認清自我之后的有所為、有所不為,而不是沒有輕重、沒有選擇、不分主次地精神內(nèi)耗。請大家不要盲從課標,因為課標里的很多理念,只是愿景和方向,需要五年八年乃至十年才可能達成;請不要盲從專家,因為專家有時真?zhèn)坞y辨,盲從可能會迷失自我;請不要把自己當“蠟燭”“春蠶”,有病別拖著,醫(yī)好了才能更好地工作和生活。同時,要做好自我建設,屏蔽各種雜事雜音和消耗生命的人際關系,屏蔽分散注意力的視頻和朋友圈。因為世界很大,我們很渺小??傆幸恍〇|西,我們要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總有一些事物,我們要裝聾作啞熟視無睹;總有一些事情,我們要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我們要做的,就是瞄準一個點,深挖下去,挖出一眼清泉;就是選擇有價值、有興趣的事情全力以赴,不斷豐盈自己的精神宇宙,讓自己成為一個精神上氣象萬千、生生不息、綿綿不絕的人。
老師們、同志們,教育就是一場人生的修煉,也許盡力而為才有小小的歡喜。但幸福生發(fā)于我們的內(nèi)心,她不是外界給予,而是來自我們心靈中對生活的感味和評價。我們能夠通過這個平凡崗位,做孩子們健康成長的擺渡人,并通過影響孩子的成長發(fā)展去影響國家、民族和世界的發(fā)展進程,這是多么神圣、偉大而又幸運的職業(yè)人生??!
新的學年已經(jīng)開幕,新的征途已然啟程,讓我們毫無保留地熱愛、真誠純粹地喜歡,永遠相信、永遠赤誠、永遠勇敢、永遠幸福,向著既定的奮斗目標,去創(chuàng)造屬于我們自己的傳奇吧!
祝大家身體健康,工作順利,闔家歡樂,萬事如意!謝謝。